原文链接:http://www.abanet.org/lpm/lpt/articles/mgt08081.shtml
翻译了一部分。
我一直对所谓知识管理的“模式迁移”或者“革命”的说法心存疑虑。这些观点认为“革命”--比如说从知识获取转为知识创造--已然开始。结果却证明不过是一时风潮罢了。
有了那些前车之鉴,我觉得我们现在可以好好看看律师事务所里的知识管理的发展。这可以看作“控制与命令”模式的倒掉。有时我们称这种发展为新兴的协作,同所谓的“企业2.0"web技术紧密相关。
这股风潮伴随着知识获取向知识创造而兴起。如果你把知识看成一种惰性的东西,可以任意获取、编辑、分发,那你的知识管理工作就悬了。你得不停地和烦人的各类所以和IT系统打交道,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些听腻了的老生常谈:资深的律师要为知识库贡献知识。
反过来,如果你把知识看做一种创新的、协同的活动,那么焦点就变为如何发展和应用那些独特的深刻见解以加深与客户间的联系。你更愿意去和别人沟通,而不是去创建什么完美的知识库。
命令与控制的模式关注于系统和管理结构,它需要获取并发布知识。在这种思路下,知识总是以一种中心化的方式创建出来,通过一些试运行的手段、或是成立项目小组,将运作的结果发布到中央的内容库去。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最多只有25%被人访问过,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继续把各类材料放到中心内容库中的热情。
几年前我就觉得命令与控制的模式不那么完美,当时我正在西班牙参加一个知识管理的会议。我加入了一个讨论新型技术-wiki-的课程,探讨wiki软件如何用于构建一个在线的百科全书:Wikipedia。我发觉如果我们能使用这种协同科技分散化内容的创建,没准我们能让更多的律师加入到专业的,尤其是我们缺乏足够专业能力的律师团队中去。我们有人用wiki和blog做了协同实验,试验时间超过了十八个月,结果令我们非常振奋。
对于那些认准命令与控制死理的纯粹主义者来说,无监管的内容爆炸听起来更象一场混乱。但是wiki的成功--建立了世界领先的查询工具,告诉我们即使在internet上我们也能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也许我们应给联合其他单位建一个法律相关的wiki,让法律出版商眼瞅着商品无人问津而干着急去吧。
以blog和wiki手段的协同只是三位一体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是定位和导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