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听听袁老的高见:
为什么在中国,人们不喜欢火狐(浏览器)?是不是因为在中文里面狐狸的名字不好听?外国人,认为狐狸聪敏;中国人,认为狐狸狡猾,这是因为这两种社会文化的背景不同。如果以此为由,拒绝使用火狐浏览器,那是歪理。我们国内对待火狐浏览器的态度不够积极反映了一个事实:在我们国内,人们对真正意义上的开源软件并不完全认同,不够尊重,不够爱惜,也不够明智(有点不识货)。
袁老一动嘴,大部分中国网民被贴上了“不识货”的标签。虽然袁老推崇Firefox的热情可见一斑,但是事实却残酷依旧:尽管IE节节败退,占有率仍然还在70%以上。袁老惹不起洋网民,只好拿自己的同胞撒气。只是袁老在气愤之余,写起文章条理就没那么清晰了:从对火狐不那么热衷推出人们对真正意义上的开源软件并不完全认同的结论是不是跨度大了点?还是麻烦袁老把省略的推理步骤些清楚些。
我自己是使用火狐的人,我相信没有参与创造吉尼斯记录但是依旧喜欢火狐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或者是在等待兼容3.0的插件,或者就是想避开下载高峰,或者linux的用户在等待源的更新,袁老连这一帮粉丝一块打翻在地,难道是觉得“不下载的固然不对,没有及时下载的也不是什么好鸟?”
说实话,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下,要想让人们知道火狐好在哪里太难了,让人们知道火狐哪里不好却是轻而易举的。我在某个企业部署系统的时候推荐员工使用Firefox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弹,原因居然是“还要安装一个新的浏览器?”在人们使用IE已经成为习惯的时候,向更改这个习惯需要极大的努力,这种用户粘性决不是一两天可以改得过来的。在微软不断的小动作下,火狐的劣势太明显了:网银用不了;页面显示不正常;用javascript定义的按钮没有响应......除非火狐比IE好的太多,否则先天就集成在windows中的IE就永远占据先手。这一点,自称使用ubuntu的袁老应该深有体会吧?8.04出来的时候,你怎么不号召大家都把windows卸载了啊?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是说最好的产品就一定最受欢迎,否则M$早喝西北风去了,谁抓得住用户(不管是不是正大光明的),谁才能赢得市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